在犬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中,获取左侧胸骨旁心尖四腔心切面需遵循以下专业操作手法,结合解剖定位、设备调节及图像优化技术,以确保诊断准确性:
一、动物准备与体位
保定与体位
犬取左侧卧位,前肢向前伸展,置于带有开口的检查台上,使胸部悬空,便于探头从下方操作。
必要时可切换为右侧卧位,但左侧卧位更利于观察左心系统。
皮肤准备
用酒精润湿左胸壁毛发,涂抹大量超声耦合剂,减少伪影。长毛犬可能需局部剪毛以优化声窗。
二、探头选择与参数设置
探头类型与频率
选用相控阵探头或微凸探头,频率根据犬体型调整:
小型犬(≤5kg):8-12MHz
中型犬(5-40kg):4-8MHz
大型犬(>40kg):2-4MHz
确保探头分辨率与穿透力平衡,避免图像模糊或信号衰减。
初始定位
探头置于左侧第4-5肋间隙,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探头标识(M点)朝向头侧,平行于地面。
轻微调整探头角度,使声束垂直于左心室长轴,初步获取左心室短轴切面。
三、四腔心切面获取与调整
基础切面定位
从短轴切面出发,将探头尾部向动物腹部旋转约90°,使声束平面平行于左心室长轴。
缓慢平移探头至心尖部,直至图像中同时显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及房室瓣(二尖瓣、三尖瓣)。
图像优化技巧
角度校正:若四腔心图像倾斜,下压或上抬探头尾部,使室间隔与二尖瓣、三尖瓣连线垂直,确保解剖结构对称。
深度与增益调节:增加图像深度以显示全心结构,调整增益使心腔与心肌边界清晰,避免过曝或欠曝。
多普勒模式应用:
彩色多普勒:观察房室瓣反流及湍流,评估瓣膜功能。
脉冲多普勒(PW)或连续多普勒(CW):测量二尖瓣E峰(心室舒张期流速)和A峰(心房收缩期流速)。
犬:E峰<1.05m/s,A峰<0.64m/s为正常。
猫:E峰和A峰均<0.8m/s为正常。
四、进阶切面获取
五腔心切面
在四腔心基础上,将探头尾部向头侧旋转并倾斜,显示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及近端升主动脉。
测量主动脉流速:犬<1.7m/s,猫<1.4m/s。
二腔心切面
探头向头侧平移,重点观察二尖瓣形态及运动,评估瓣膜脱垂、增厚或狭窄。
肺动脉切面
探头向头侧旋转,显示肺动脉干及分支,测量肺动脉流速:犬<1.4m/s,猫<1.2m/s。
五、关键注意事项
解剖变异识别
不同犬种(如斗牛犬、德牧)心脏位置可能偏移,需灵活调整探头位置。
避免将正常心脏结构斜切成异常形态(如误判肿块)。
操作稳定性
保持探头与皮肤接触稳定,避免呼吸或移动导致图像模糊。
必要时使用支架固定探头,减少操作者疲劳。
数据记录与解读
存储标准切面图像及多普勒频谱,便于后续分析。
结合左心室缩短分数(FS,犬25%-45%,猫30%-55%)等指标评估收缩功能。
六、常见错误与纠正
错误1:探头角度不当导致四腔心倾斜。
纠正:调整探头尾部角度,使室间隔与瓣膜连线垂直。
错误2:多普勒采样线未与血流方向平行。
纠正:旋转探头使采样线与血管长轴一致,确保流速测量准确。
错误3:忽略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
纠正:在四腔心切面中仔细扫描心包腔及胸腔,排除积液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