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前超声—肾脏应用
可以在小鼠处于仰卧或俯卧位置时扫描小鼠的肾脏。可以先用电推剪脱毛,再用脱毛膏脱毛。除非使用造影剂,否则对肾脏成像不需要高时间分辨率,因此可以在肾脏的深度上选择多个焦点位置。
根据动物的大小,使用的频率往往在30到40 MHz之间。b模式成像用于定位肾脏,与中央髓质相比,肾脏的皮质趋向于具有增加的反向散射(更亮)。成年啮齿动物的双肾都可以扫描。显示了一个小鼠肾脏的图像和一个双功能图像,在将频谱多普勒样本体积放入血管之前,使用彩色多普勒定位血管和流向。可以测量肾血流并计算肾动脉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速度)/收缩期峰值速度)及其表示血管床中血流阻力的值。
也可以使用超声造影剂来研究肾脏的血管分布。当使用造影剂时,以俯卧姿势扫描小鼠,避免了当以仰卧姿势扫描小鼠肾脏时可能发生的由肠道阴影引起的潜在成像伪影。
使用注射泵通过尾静脉快速注射或输注造影剂。50μl micro marker(Bracco Research SpA,Geneva,Switzerland)在5秒内以1:5的稀释度注射是典型的给药方案。对于采集,基线图像是在注射造影剂之前立即以特定于造影剂的成像模式采集的,并且被保存为单独的数据集,或者在造影图像序列上放置时间标记,指示何时注射造影剂,并且在该时间标记之前拍摄的图像被认为是基线图像。
一种替代方法是注射造影剂,然后使用短的低频高压声脉冲破坏2D平面内的造影剂。然后恢复低压对比特定成像序列,紧接在这些高压脉冲之后的初始帧被视为基线图像,随后的帧显示对比增强。在注射造影剂之后,获得了长序列的2D图像,序列的长度可以由用户预先设定。一旦保存了序列,可以使用内部软件或制造商开发的特定对比软件来绘制感兴趣区域(例如髓质、皮质)内的反向散射信号的强度,以研究灌注动力学。
感兴趣的度量包括曲线下面积、峰值增强时间、吸入率,这些可以用作血容量和血管密度的指标。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正在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小鼠模型,一个肾脏可以作为对照,然后可以从两个肾脏获得B模式和对比增强数据。
临床前超声—肝脏应用
肝脏是小鼠体内的一个大器官,由四个叶组成。为了对小鼠肝脏成像,使用30和40 MHz之间的超声频率。b型超声可用于对肝脏的所有4个叶成像,而超声能够识别门静脉和肝动脉并测量血流速度。肿瘤的识别和大小确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分期和肝纤维化的确定也可以在临床前频率下实现。对于肝纤维化的评估,剪切波成像技术也可用于测量小鼠肝脏的粘弹性。对于临床前成像应用,剪切波通常由较低频率的20 MHz辐射脉冲和用于测量肝组织内剪切波传播的40 MHz探头产生。